大綱 :
- Introduce
- What is SUSI IoT?
- Why is SUSI IoT needed?
- Architecture
- API Prototype
- JSON Representation
- How to develop SUSI IoT Module
- IoT JSON API
- Demo Utility
下載點 Download 1 (Dropbox)
下載點 Download 2 (China)
使用過貴公司的產品後
整體而言功能性相當的不錯
特別是他是WEB版大大的提升了實用性
內容包括管理設備、電源、系統安全、資料還原與備份與事件紀錄
做得相當的詳細與完整
而介面用起來也滿流暢舒適的
但在UI有一些小小的瑕疵
1. Dashborad的擺放位子能在明顯些(第一次使用找了滿久的...)
很期待貴公司推出下一版的新產品
一個完整的物聯網應用方案可能包含許多異質性的裝置,以智能工廠為例,一條生產線可能包含幾個或幾十個工作站,每個工作站可能包含幾部不同功能的生 產設備,每項機器設備上可能配備了電流、震動、應力等不同感測器。在這些機器設備上,各種感測器扮演收集不同資料的功能,甚至根據設定的情境規則 (rule engine),有時還必須根據收集到的數據,比如說震動過大,導致金屬切削偏移,造成產品良率下降,而回過頭來對特定機器設備或工作站下令停機檢修。
再以智慧家庭的應用為例:當戶外的溫度感測器察覺戶外溫度已降到23度,室内的冷氣可能會根據溫度感測器採集到的數據停止冷氣運作,改為啟動電風 扇,幾分鐘後窗簾與窗戶自動開啟通風。這種過往仰賴人類體感察覺環境溫度改變時的行為反應,現在都可以因爲物聯網科技的引進而智慧化,從而帶來行動不便老 人的便利或是能源的節省。
想要實現這樣的情境應用,首先要讓機器裝置之間可以"對話"。許多國際性組織,例如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 Homekit, Thread, LWM2M等各自制定物聯網通訊協定,目的都是為了編寫一種裝置之間可以溝通的”語言”,只要所有的物聯網應用方案都採用相同的協定,裝置之間的資料蒐 集、傳輸、交換等等都有一個共同的語言。
只是當市場上為了智慧家庭或智能工廠這類命題,有數個巨頭各自推出不同的協定,再加上過往許多產業為了產業內設備早已有許多既有的協定,例如電信業的TR-069等等,使得有志投入物聯網裝置應用方案或開發的廠商在第一時間就面臨選擇哪一種協定的困擾。
縱然選定了某一種特定的協定,緊接著就開發團隊就需要將設定好的使用情境中的各項裝置串連到同一個裝置管理平臺(DM,或者說 Device/Data Management Service – DMS)。假設每個裝置是一個點,把裝置/設備串連到管理中心就會形成一條線,但要讓許多異質性裝置串連成一個”面”就需要一個物聯網裝置管理平台。根據 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發佈的IIRA (Industrial Internet Reference Architecture ),DM是物聯網應用方案的裝置連結與數據集散中心,它往南向(south bound)肩負起串連感測器/制動器/閘道器,將收集到的資料拋轉給同屬平台層的數據篩選/分類/存儲/分析系統,備供北向(north bound)的應用軟體(application)及商務管理系統(BSS/OSS)取用,進行決策分析與制定;然後企業層(edge tier)的應用軟體或商務管理系統做成(自動或半自動)決策制定後,還要對南向的裝置層(edge tier)相關裝置下達指定進行必要行動。
用一個比較具象的形容,DM扮演著人體中樞神經系統中的脊髓。沒有脊髓(及神經,在物聯網中相當於傳輸網路),人類將無法在眼睛看到棒球飛過來的時候,肌肉自然反應躲避危險。
就像中樞神經可以知道我們感官對外在的察覺,驅動我們的四肢一樣,DM也可以連接感應器,收集感應器數據,與驅動設備。一個投手單純的揮動手臂衹是 練習,但上場時他必須能察覺到捕手的信號、打擊手的姿勢、風向、風速,進而眼手腳交互,最後再投出球,以完成一個好的投球的動作,甚至在打擊手擊出滾地球 時做為內野防守的第一人,接住眼前滾動的球。
所以遙控家電或自動化工廠的單一設備不是物聯網的目標,而是將來自不同類別與來自不同廠商的裝置/設備連結起來,運用收集到的各項必要數據交叉分析或根據情境引擎預設的程式,管理、使用各項裝置/設備,達成提高生產效率、節能或增加便利性等等目的。
為了扮演好中樞神經的角色,一個DM應該具備幾個特色:
物聯網的發展受到舉世期待,DM做為承上啟下的管理平台,可以將整個物聯網應用方案串連成為一個完整的面,而不是一段段不相連的線,避免了實際使用的物聯網服務營運商或管理者必須同時使用多重介面才能達成單一使用情境的窘境。因為唯有讓物聯網應用方案真正提供設想中的便利與智能,物聯網才能真正地走入我們的生活。所以,物聯網應用方案開發者在投入初期選定DM平台時,實在不能不審慎評估,避免進行到一半時發覺怎麼開發速度落後競爭者時的後悔莫及。
COMODO ONE is a truly integrated platform that currently offers Patch Management, Remot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and Service Desk. Data is saved in a secure cloud environment providing immediate access to all data and records. Future versions will offer other powerful IT management tools such as, End Point Security, & CDM, MDM & backup.
COMODO Remot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CRMM) is a sophisticated platform for Managed and IT services Providers all over the world. We have built Comodo RMM with powerful functionality to increase your quality of service, increased profits while increasing efficiency with time spent servicing custo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