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評估雲端應用的過程中,常聽到客戶的故事都是對於雲端方案充滿的期待,但是最後往往因為一些不太正確的原因而裹足不前。其實雲端平台充滿了彈性與自由,沒有太多的限制,實在不需要擔心太多而庸人自擾。以下整理常見的三大迷思,幫助您穿越迷霧,邁向雲端。
- 迷思一:雲端平台費用高?
常見的迷思之一就是雲端的費用問題,尤其是專案在雲端與自建伺服器比價時,雲端的價格往往偏高。因此常常有認為雲端服務很貴的刻板印象,事實上,這通常是三個原因造成的謬誤。
第一個原因是不適當的雲端配置,在雲端選擇過高規格的服務。例如自建伺服器是四核心,而對比的雲端配置卻選用了八核心。這部分可以透過研華的Azure評估服務來協助調整,將規格調整到最佳配置。
第二個原因是雲端服務的成本被低估。例如Azure的儲存體服務至少都會在同一個資料中心儲存三份來保障資料,以及種種的架構及管理措施來確保資料的安全性及隱私性。如果在對比時拿一顆2TB的硬碟價格對比2TB的Azure儲存體,顯然忽略了要維護一個高品質儲存環境所要付出的成本。
第三個原因是自建伺服器的後續成本被低估。在很多的案例裡,往往雲端的費用包含了機房的管理與運營成本、人力與訓練成本,而對比的自建伺服器卻只有包含軟硬體一次購買的成本。如以業界常用的五年更新硬體[1]來估算,包含了所有管理與人事成本後,使用雲端的費用比起自建費用總和還節省了高達79%[2]。
- 迷思二:雲端平台不安全?
在雲端平台的推廣中,有些夥伴會用知名平台被駭客入侵的新聞來提出對雲端平台的疑慮。事實上,這些平台機房的安全性遠遠高出大多數企業的機房。舉個例來說,如果一般企業的機房像是一個保險箱的話,那雲端機房就像是銀行金庫的保管箱。縱使曾經有銀行金庫被偷上了頭條新聞,但是我們依然會將重要的文件及物品放在銀行金庫的保管箱。同樣的,Azure在安全性上投入了大量資源,符合每個地區最嚴謹的安全規範[3],最能安全的守護您的應用服務及資料。事實上,大部分的安全性問題不是來自於雲端平台,而是應用程式設計的漏洞及企業自身的帳號密碼…等的資訊安全管理流程。
- 迷思三:雲端平台就是公有雲?
有些客戶一開始會抗拒放到雲端平台上,因為他們認為雲端平台就是公有雲,既然是”公有”雲就會有被別人偷看的問題。事實上,早在2012年Gartner的報告[4]就指出,私有雲是以隱私來定義,而非根據位置、所有權或管理責任所定義。Azure對於資料的隱私與保密性通過了最嚴格的國際規範(例如ISO27001),放上Azure的程式與資料依然是您所私有的。透過V-Net等服務的設定與啟用,您更可以安全無虞的把虛擬機器或是儲存體等服務加入為公司內網的一部分,使得公司內網也有無限延伸的儲存與運算能力。